※ 引述《YU1225 (jacky元)》之銘言:
: ※ 引述《faryoo》之銘言
: : 快訊/520宣示選總統 柯文哲喊:2024是台灣命運的轉捩點
: : │TVBS新聞網 / 記者 許依晨 報導
: : https://news.tvbs.com.tw/politics/2128234
: : 代表民眾黨參選2024總統大選的黨主席柯文哲,今(20日)在淡水舉行記者會闡述參政理
: : 念,期盼延續150年前馬偕牧師精神,以實際行動化解仇恨誤解。今日風雨交加,柯文哲
: : 並未撐傘,全身濕透站在台上發表參選總統宣言,表示要讓台灣重新成為一個和諧、團結
: : 的國家,讓人民相信公平正義、司法可信,他也強調2024是台灣命運的轉捩點,希望民眾
: : 選擇更好的。
: : 柯文哲17日獲得黨內提名後,20日舉行記者會對外宣布參選總統理念,地點選在新北市淡
: : 水區的將捷金鬱金香酒店,柯進行宣講主題。
: : 柯文哲一開頭便說,2024年是台灣命運的轉捩點,面對極端氣候、能源問題、缺水、缺電
: : 、缺地、缺工、缺人才的五缺問題、地緣政治帶來的戰爭風險等等,台灣正處在關鍵時刻
: : 。他問「你的選擇,決定台灣的未來是一個新政治」,還是繼續沉溺過去藍綠互鬥的泥淖
: : 。
: : 柯文哲說,台灣應該是一個團結和諧的國家;不應該是分裂鬥爭的國家。台灣應該是中美
: : 溝通的橋樑,不應該是中美對抗的棋子。台灣應該是美麗之島福爾摩沙;不應該是外媒所
: : 說世界最危險的地方。
: : 他指出,台灣應該由一個清廉、勤政、愛民、愛鄉土的政府來帶領人民;不應當是口號治
: : 國、債留子孫、製造仇恨對立。他會以「理性、務實、科學」的精神,重建廉能政府。
: : 他說,會以「聯合政府」創造和諧社會,用最大的包容讓「台灣團結」,用最大的力氣「
: : 團結台灣」,而且恚堅持達成目標。會主動召開國是會議,邀請主要政黨領導人凝聚共識
: : ,唯有內部有共識,才能團結對外。依據憲法規定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、建立責任政治
: : ,解決總統有權無責的亂象。
: : 至於台海情勢緊張,他說會務實處理兩岸問題。在確保全體國人繼續享有民主、自由的政
: : 治體制與生活方式,恢復和對岸的溝通管道。我會繼續以五個互相的原則,在對等、尊嚴
: : 的條件下,促進兩岸和平,增加彼此善意,減少衝突的危機,創造台灣和平。我們備戰而
: : 不畏戰,能戰而不求戰,以「台灣自主、兩岸和平,來維繫印太地區的繁榮穩定。
: : 他最後說,2024,是翻轉台灣命運的轉捩點,不要再受藍綠惡鬥的意識形態綁架。請相信
: : 民眾黨、請相信柯文哲,請相信「美好台灣」一定會實現。
: : 6.備註:
: 藍綠不倒台灣不會好真的要實現了
: 上次中間選民沒站出來
: 這次我會站出來
: 因為檯面上藍綠立委那個認真做事?
: 不改變台灣詐騙刑法
: 這些政府機關在幹嘛?
: 為了下一代 站出來!
: ----
: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3 Pro
目前民調在20%上下穩坐第三的柯P,基本上不會當選,
那麼投給柯P的理由是什麼?
有人說既然不會當選那幹嘛出來?成為讓民進黨繼續執政的罪人。
國民黨整天說在野整合,請問是要整合什麼?
2000年大選,那次三足鼎立是因為藍營分裂;
但今年的三腳督並不是,台灣民眾黨並不是哪個陣營分裂出來的,政黨價值完全不同。
不論誰當選,都拿不到過半民意支持。
但翻開選民結構,會發現趨勢:
不論藍或綠,都是從當年的輝煌萎縮到現在剩3成;
但民眾黨是從0、4%成長到現在20%的。
換句話說,藍綠選民變成逐漸凋零的長輩;
民眾黨是年輕世代,根本不是藍或綠分裂出來的。
從這趨勢,藍綠只會更加萎縮,白會持續成長,只是今年還不會當選而已,
一個成立3年半的政黨要取得執政,本來就是不可能的奇蹟。
到底對台灣人的「最大利益」是什麼?
是下架民進黨、政黨輪替嗎?真的是如此嗎?
然後換國民黨上台,真的會更好嗎?
不過就是換一個顏色繼續做同樣的事,繼續被討厭而已。
台灣人不該再以討厭哪個黨來作為選擇領導人的標準了,實在悲哀。
藍喊著要在野整合,卻提不出理念或施政目標,
擺明就是想要利益交換、權力分配。
真的那麼厲害,憑自己實力去選贏民進黨吧。
甚至國民黨喊出重返執政之外,還要國會過半???
居然敢講這種話?試問你國民黨是作何居心?
羨慕起民進黨在立法院的濫權了嗎?
https://i.imgur.com/4UPzfPP.jpg
因為柯P攪局,真的讓賴清德當選怎麼辦?
他當選就當選了,根本不會是什麼末日。
過去20多年,台灣人已經過度將期望寄託在每4年的選舉,然後是下個4年、再下個4年。
但是數十年的問題,本來就沒辦法在一個4年完全解決,
國家的施政本來就要做長遠的規劃,
同樣,「國民素質」以及「良性政治文化」也需要長時間的建立。
「一個人可以走得快,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。」
柯文哲如果真的在意自己的政治功名,
當初2014年民進黨幫他選上台北市長,他就該認份當個側翼,或是加入民進黨,
現在一定是可以做部長大官;
要不然今年跟國民黨利益交換,
也可以當副總統、行政院長或立法院長。
但明明選不上總統,幹嘛出來淌渾水?
因為一定要透過參選,將民眾黨的選票最大化,
讓明年國會藍綠都不過半,就算賴清德執政也不能想怎樣就怎樣。
司法院、監察院等官員都需要國會同意,只要藍綠都不過半,就能避免濫權酬庸。
在美國時有人問柯P如果沒選上,2028是否會再出來?
柯回說:「你只能保佑我這一次就選上。」
代表屆時年近70的柯P應該是沒辦法再選了。
但即使如此,柯文哲的政治餘生難道沒辦法為台灣再做些什麼嗎?
政黨是理念的結合,以及政治人才的尋找培育,
現在民眾黨已經出了高虹安、黃珊珊、邱臣遠等優秀人才,
柯文哲或許沒有總統命,但持續讓民眾黨壯大、栽培年輕人,
持續傳播好的政治文化,
民眾黨總有一天會成為執政黨。
國民黨會說:「票投民進黨,青年上戰場!」
我不能說這沒有根據,
但是「仇恨」與「恐懼」是政治動員最有效的方式。
4年前民進黨高喊:「今日香港,明日台灣!」
綠營利用人民對中國的「仇恨」來贏得選舉;
今年國民黨,利用人民對戰爭的「恐懼」想要重返執政。
台灣人還想要被騙嗎?
兩岸問題確實重要,但並不是全部,
缺水、缺電、缺工、高房價、低薪、高物價、能源問題、高齡少子、國債、勞健保破產、
全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,
你國民黨並沒有準備,
準確地說,國民黨過去15年並沒有人真的認真準備成為解決問題的人,
全都等待黃袍加身,自己完全逃避責任。
如果今天沒有第三勢力,那就全力下架塔綠班,看著台灣繼續分裂惡鬥的循環;
但如今有了民眾黨,今年雖然還沒辦法執政,
但選民一定要改變思維,「長遠」地看台灣政治的發展來做選擇,
讓代表新政治文化的民眾黨茁壯,
我認為這才是台灣的最大利益。
藍或綠執政,不過是短短4年的事,不用看得太在意,
他們的選民都是憑著情感支持的,不是兩黨真的多會執政,隨著時間會減少的。
不要忘了,你藍或綠當年都是有理想的政黨,現在早已沒了。
1. 藍綠國會不過半
2. 優秀有良知的政治人才產出
這是今年我認為投給柯的重要原因,
用選票讓藍綠知道,即使柯無法執政,但他引領的理念早已經不容你們忽視了。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01.10.46.209 (臺灣)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Gossiping/M.1684572046.A.F5E.html
![Re: [新聞] 快訊/520宣示選總統 柯文哲喊:202](https://i.imgur.com/4UPzfPP.jpg)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→
噓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噓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噓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噓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噓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噓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噓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噓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噓
→
→
→
→
推
→
噓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噓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噓
噓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噓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噓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噓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噓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→
推
→
→
噓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噓
→
噓
推
推
推
噓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→
噓
→
推
推
推
噓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噓
→
噓
推
噓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噓
→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噓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噓
→
→
→
推
噓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噓
→
→
推
噓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噓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噓
噓
→
噓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噓
→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→
噓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推
推
噓
→
→
推
→
→
→
噓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噓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噓
噓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噓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噓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噓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噓
→
推
噓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噓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→
推
噓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推
推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噓
推
推
噓
→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→
→
噓
噓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噓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噓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推
噓
推
噓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噓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噓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噓
→
推
→
噓
推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噓
噓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噓
推
推
噓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噓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→
→
噓
推
噓
噓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噓
噓
→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推
→
噓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→
→
噓
→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→
推
噓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噓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噓
噓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噓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噓
推
噓
→
推
推
推
噓
推
→
推
推
→
噓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噓
→
推
推
→
噓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噓
→
→
噓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噓
噓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→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噓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→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噓
→
噓
推
推
噓
推
推
推
推
噓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→
→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推
噓
推
推
推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推
→
噓
推
→
→
→
→
推
推
噓
→
→
→
推
推
→
推
推